一辆普通电动自行车装上石湖居民凌龙生研发的装置,去无锡打个来回不成问题。设置在后轮的转动发电装置,将车后轮转动的能量转化为中压直流电能储存起来。通过这一装置,使电动自行车续行距离延长了一倍多。即使电瓶电量耗尽,让电动车空转10到20分钟,回流发电就能起作用,又可行驶四五公里。目前,凌龙生的这项发明申请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12日,记者来到凌先生家时,他正进行第二套装置的测试,这种能让电动车行驶150公里的创新发明,不由让人感叹:“创新牛人,深藏民间。”今年59岁的凌龙生,原在苏州化工机械二厂工作,钳工出身,后又自考了电工,20多岁时就做车间调度员了。由于他既懂机械又懂电路,对于不少机电装置的小革新如鱼得水。两年多前,针对一般电动自行车充一次电**多只能行驶四五十公里的现状,他想:能不能发明一种装置,通过行进中的“自动充电”来延长行驶距离呢?于是,他买来了小电动机、自制了齿轮圈以及途中充电装置等,进行起了他的“远距离续行”实验。“开始,我只按装了一个小电机,结果,失败了;后经过反复实验,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现装上3个小电扇用的电机,在反复运行了一年多后终于试成功了。我现在用一个已行驶了1年零1个月的旧电瓶,通过我的装置,前些天骑车去了趟光福,行程超过80公里,来回一点事没有。”老凌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凌龙生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全名为“远距离续行节能环保电动自行车”。它的加装部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