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原产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和阿富汗靠近喜马拉雅山的地区,故亦称喜马拉雅松。日本率先引进了雪松,我国在 1920年左右又从日本引进,先在上海后到南京以及其他地区种植。现在南京和青岛都有非常高大的雪松树,但实际树龄尚不足100年。北京地区的雪松最早是1950年从南京中山陵园苗圃引进的,有9株树种在大木桶中,放置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拉马克堂附近(在现在的北京动物园内)。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香山脚下成立北京植物园,由园副主任董保华先生负责引种和管理,将6株小树种在松柏园,还有3株种在西门科普展览室前面。这几棵松树就是北京市最早引进的雪松树。北京的冬季干燥严寒,于是管理人员在每株树的西北方向围上席子,形成背风向阳的环境,这样幼树能安全越冬。雪松适当长大后,不挡风也能安全越冬,消除了管理人员担心雪松在北京无法越冬的顾虑,增强了引种的信心。1973年植物园大量引进雪松,当时由王其林等3位科技人员负责到青岛中山公园引进几百株雪松幼树,树龄3~5年,2米多高。这些树苗先种在苗圃里,以后逐渐移种到植物园的很多地方。现在国内生长高大的雪松树,主要是这一批苗木。与此同时又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