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的水产品,人工养殖效益好。本期介绍一组夏秋交替季节人工养殖鲤鱼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繁育管理讲技巧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进行消毒,每亩放150~200公斤。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 鲤鱼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一龄也成熟。亲鱼可选择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的品种,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鲤鱼,其怀卵量和卵品质较差,不宜选择作亲鱼。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公斤,雄鱼2冬龄1公斤以上为好。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每公斤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600~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30~50微克,或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18:00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时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