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石灰出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选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欢腾炉等设备进行出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出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出产可提高出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明显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 石灰粉质料及出产 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出产石灰。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扫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 在实践出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质料的尺度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散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彻底分解,运用时缺少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外表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出产质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而石灰中还含有非必须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