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铺就的四方小院里,连成上下两层小楼的4孔窑洞气派大方,楼下有玻璃罩下的阳台,上层房沿挂着火红的灯笼。走进一层右侧窑洞的客厅内,只见磁砖地板一尘不染,四周墙壁洁白光亮,醒目的29寸彩电两旁,VCD机、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吊兰、四季果等盆景把明亮的屋子装点得春意盎然,分隔而设的卧室和厨房干干净净。若不是圆桶形的房顶,外人很可能以为这是一套装修精致的楼房。 屋外寒风阵阵,屋里却温暖宜人。赵有富和他的邻居给记者解释说,这一排8户村民不久前住上的32孔窑洞,是在建筑设计部门帮助下同时修建的,也是黄土高原**批与传统窑洞截然不同的绿色窑洞:既像传统窑洞一样冬暖夏凉,又充分考虑现代人居住要求,起居室、卧室、厨房分隔开来,人们靠着窑洞顶部的太阳能系统还可以经常洗热水澡。 几千年来,居住在黄土高原的延安人,在黄土层深厚的地方打个窑洞或土石结合建造窑洞来居住,虽然冬暖夏凉,但无法摆脱环境污染、空气不流通等不利条件。就像枣园村窑洞的变迁一样,随着经济发展,延安上百万农民彻底告别了阴暗潮湿、经常受塌方威胁的土窑洞,住上了石窑洞、砖窑洞,甚至绿色窑洞。 据介绍,一户农民只需花上3万元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