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能打通建筑业、冶金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防灾减灾产业之间的行业界线,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集成创新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钢结构房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这就是业内人士数年前就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
钢结构房通用体系用于民用住宅,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包括:首先是自重轻。钢结构住宅可减轻建筑物重量约30%25,有利于建设高层,特别是在地质承载力低的地方和地震烈度较高的地方,其综合经济效益优于一般住宅建筑体系。其次是布置灵活、开间大、房型丰富,约可提高建筑面积3%25至5%25。由于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改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要。第三是更易实现工业化、定型化、批量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据研究,钢结构建筑施工周期比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可缩短一半,减少作业量,且其节能指标可达50%25。
钢结构用钢面临新挑战我国钢结构产业迅猛发展,钢结构用钢量日趋增多,亦加速了钢结构用钢的生产和研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钢结构所用的高性能钢材比例还有待提高。业内人士表示,建筑钢结构除了具有轻质高强性、优异的材料性能、制作安装工业化程度高、宜拆卸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势外,还具备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可循环利用等特性。因此,钢结构所用的钢材同样要求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但目前一些钢结构工程还存在着“笨、重、大”的缺陷,需要采用高级别的结构钢来改变现状。如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替代碳素结构钢(Q235)可节省钢材15%~20%,并能减少结构的自重。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还可用于大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