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蒙古栎基地 大力发展丛生蒙古栎带给农民绿色的希望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偏居西北一隅的围场县开始发展丛生蒙古栎,蒙古栎价格将自身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打破了长期以来“守着青山没柴烧”的尴尬局面,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围场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县,这里因泾渭分明之泾河源头而得名,相比南部山区其他地方的干旱荒凉,围场县水源相对充足,自然环境较好,这里青山环抱、秀水泱泱。然而由于思想观念、交通不便等原因,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偏低,“山青水秀人不富”是过去围场县的真实写照。 盛夏的宁夏南部山区天高云淡、艳阳高照,行进在围场县的田间道路上,两边的漫漫田野已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农民们正在地里忙碌着种植丛生蒙古栎。每年的这个时节,他们都要在地里锄草施肥。 丛生蒙古栎种植户于秀叶说:“种苗子每年都要多次施肥、锄草,很辛苦。但是比起种麦子效益要好,种麦子只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没有发展的余地。看到村里很多人都种苗子,我就跟着种了一点,效益确实不错。” 围场县刚开始发展丛生蒙古栎时,要让农民们意识到种植丛生蒙古栎比种庄稼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