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立体造型**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4年,国内的花卉产业和节日花坛布置处于初期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颐和园和中山公园为主引入五色草工艺和技术,五色草组字花坛和动植物、花篮等造型花坛崭露头角。此后,北京的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和北海公园等,将五色草栽植工艺应用于立体花坛布置中并不断发展创新,这种技术对推动北京五色草造型和造景花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立体花坛的造型结构简单,并且只有在重要的节假日时,街道两旁会有零星的花卉装饰活动,并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第二阶段:1985年至2005年为国内立体花坛布景的探索阶段。如1985年为庆祝建国36周年,北京出现了大量立体花坛,在主要街道和广场共摆放立体花坛67个,1990年建造以“迎亚运”为主题的立体花坛,1996年天安门广场花坛使用了17种共27个品种的花卉植物材料用于花坛布置,1999年昆明世界园博会,加快了立体花坛新优植物品种的筛选,促进了植物固定工艺、光电照明设施、自动浇灌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立体花坛的发展。此后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时,大中型城市都出现了不同主题的立体花坛形式。立体花坛从设计构思到造